历史建筑是无声的音乐,更是往昔的见证,饱经沧桑,愈显厚重。为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伟大变革融入党史学习教育,10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建筑与设计学院在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共同举办“走进红色建筑,倾听百年党史”第二讲:武昌都府堤20号——中共五大会址
出席活动的有学校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新平。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武勇、建筑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玲玲、建筑与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谷雨、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江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苗正超。建筑与设计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老师,以及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代表。活动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李佳丽老师主持,柳硕老师与王彤匀老师主讲。
活动开始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常新平发表讲话,带领大家回顾党的历史教育,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党史教育,深刻指出了党史教育滋养党的事业建设,滋养民族发展,滋养青年进步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党史学习的坚持性,要求常讲常学,常讲常新,创新党史教育形式,用好“大思政”。
接着由建筑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玲玲讲话,她向我们介绍了武汉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了武汉与党的特殊交集——它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第一次明确提出严格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是全党最重要的义务、第一次正式确立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历史为何选择了武汉?伟大的革命活动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大革命时期的武汉,重温中共五大的光辉历史,一起感受那段波谲云诡的峥嵘岁月,在红色建筑中回望红色历史,探寻党百年巨变的历史征程。
接着,柳硕老师为观众打开了“中共五大”的历史画面。她从当时的时代背景,革命的发展形势全面分析了“五大”在武汉都府堤20号这样一所学校召开的综合因素,历数“五大”在党史上的诸多“第一”,特别是第一次设立了纪律检查机构,以及形成的沿用至今党的主体制度架构。
王彤匀老师从建筑元素,重点介绍了“五大会址”的前世今生,从建筑的设计理念,实用视角,展馆的场景布置等方面为观众呈现了建筑中的历史。还通过介绍教职员办公室,向同学们介绍了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划分、对称布局、巴洛克花雕。中共五大作为幼年时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艰难历程的重要环节,为党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党的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红色建筑是绵延不绝的记忆,更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它是一笔传之久远的宝贵财富,更是凝聚人心、激励向上的澎湃动力它们的深处蕴藏着浓浓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密码。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世纪风云,这是一个历史选择的红色武汉,这是一份赓续百年的眷眷深情,这是救亡图存、开天辟地的光辉历程。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峥嵘岁月奔腾而来,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一座建筑,一场讲座,一段历史,开辟了道路,奔向了前程。最后,讲座在一片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