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民间的传统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凝结着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为全方面、多角度探索山海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亲身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浓厚氛围之中,组织开展“探寻砖刻画文化,助力非遗传承”主题实践活动, 7月19日,由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组成的非遗文创小分队来到山海关进行实践学习。
第一站,非遗小分队来到山海关。万里长城一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时光如梭,岁月更迭,漫步这座古老关城,你会发现,在古老的城墙历经沧桑的墙体上,有些砖石与众不同,镌刻着隐约可辨的字迹,这就是独特的明长城字模印文砖。砖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它与人们所知的砖雕不同的是,用凿子和木锤在建筑砖上适度地刻出各种人物山水等图像和篆文,然后用宣纸打拓这种砖拓片,即为砖刻作品。在这里,你可以初步见识到砖刻画的独特魅力。
第二站,小分队来到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位于秦皇岛山海关城内“天下第一关”脚下,为一处精致的仿古建筑群,也是我国三大长城博物馆之一。
这里向我们集中展示了“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的长城历史渊源、形式建制、人文风物、军事烽烟,同时也是万里长城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的精彩浓缩。大量珍贵的长城文物和精美的模型、雕塑、图片及大型声光电为一体的“山海关文物沙盘”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万里长城山海关的历史魅力和现代风采。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万历三年的砖刻画,见识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长城博物馆怎知它如此精彩。
第三站,小分队来到了闯关东文化体验馆。山海关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面是关内的连年战火,生灵涂炭;一面是白山黑士,洪野千里。为生计所迫的黎民百姓,无奈之中打破自己世代沿袭的安士重迁的训条,背井离乡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冒险之旅——“闯关东”。
展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一件件雕塑把当年闯关东人民生活的习惯和一些民俗趣事展示出来,让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中,体会到当时生活的不易和艰辛。在活动体验区,粗壮的“大树”和长长的锯片模拟了当时伐木者的工作场景;染坊、酒坊、赌坊等场景则还原了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
第四站,小分队来到了山海关附近的一家博物馆主题民宿——玖号民宿博物馆。在民宿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前期砖刻画痕迹,民宿老板热情大方,带领我们进行参观,并对部分物品进行简单介绍。通过老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砖刻画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在小院中,我们对砖刻画进行了初步了解。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感受了山海关砖刻画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通过实践提升了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肩负的责任。作为建筑学子,我们更应发挥好自身优势,致力于用实际行动促进非遗文化植根于人们心中。